你知道当年北伐军打到武昌城下时,那面染血的战旗最后插在哪个山头了吗?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历史小白,就像现在很多新手想学"如何快速涨粉"找不到门路一样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段历史,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。
北伐军的那些山头
要说北伐军的战旗,得先搞清楚他们打了哪些硬仗。北伐可不是一路顺风,中间打了老多仗了。最出名的几个战场:
-
汀泗桥战役
:这地方现在还在湖北咸宁,当年打得可惨了 -
贺胜桥战役
:离武昌就几十里地,吴佩孚的主力就是在这儿被打垮的 -
武昌战役
:这才是重头戏,围城打了40多天
这几个地方都有可能是插旗点,但最有争议的就是武昌城外的两个山头——洪山和蛇山。有人说洪山,有人说蛇山,这事儿吵了快100年了。
洪山派的理由
支持插在洪山的人这么说:
第一
,洪山地形高,站在上面能看到整个武昌城,插旗最有气势
第二
,北伐军第四军就是在洪山设立的指挥部
第三
,现在洪山上还有个北伐军烈士纪念碑
不过反对的人也有话说:洪山离城墙还有段距离,当时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不在那儿。
蛇山派的说法
觉得插在蛇山的理由更充分:
首先
,蛇山就在武昌城内,占领这里等于控制了全城
其次
,历史照片显示北伐军确实在蛇山活动过
最关键
的是,1926年10月10日攻破武昌后,叶挺独立团就是在蛇山上升起了军旗
我自己查了资料发现,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:前期在洪山设指挥部,最后胜利了在蛇山插旗。就像现在做短视频,前期要"爆款内容"才能"快速涨粉",打仗也得一步步来。
那些被忽略的细节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插旗这事儿还有几个冷知识:
1. 当时用的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旗,而是青天白日旗
2. 旗杆是临时用竹竿做的,特别简陋
3. 插旗的士兵叫曹渊,是敢死队队长,后来牺牲了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问题:为啥非要在山头插旗?平地不行吗?这个我得解释下,打仗时占据制高点特别重要,插旗既是胜利宣言,也是给部队指方向的。
历史老师没教过的事
教科书上就写个"军攻克武昌"但这里面门道可多了:
- 围城期间城内饿死4万多人
- 守城的刘玉春后来被抓了还写了回忆录
- 叶挺独立团死了300多人才攻进去
你看,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清的。就像现在人想"快速涨粉"看着别人一夜爆红,谁知道背后熬了多少夜、试了多少错。
回到最初的问题
所以北伐军的战旗到底插哪了?综合各方面证据来看:
最终结论
:1926年10月10日武昌城破后,北伐军将旗帜插在了蛇山制高点,但前期在洪山设立了指挥部。两个地方都很重要,只是作用不同罢了。
最后说句实在的,历史研究就跟现在做自媒体差不多,不能光看表面现象。得把前因后果都捋清楚了,才能看懂真正的门道。那些号称能教你"涨粉十万",多半跟说北伐军随便就打胜仗的一样不靠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