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三国时期有个二十多岁就横扫江东的猛人吗?没错,说的就是孙策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位被称为"鸢"的少年英雄,看看他到底有多牛。
孙策是谁?为啥叫他"鸢"?
先给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下,孙策是三国东吴的奠基人,孙权他哥。至于"鸢"这个称呼,说实话有点意思。鸢就是老鹰嘛,用来形容孙策简直太贴切了——这家伙打起仗来跟猛禽捕食似的,又快又狠!
速度快
:从起兵到平定江东就用了短短几年
攻势猛
:打仗喜欢主动出击,很少被动防守
眼光准
:看人看事都特别精准
孙策的成长故事
要说孙策,得先说他爹孙坚。孙坚是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,可惜死得早。孙策17岁就扛起了家族重任,这压力可不是一般大。
有个特别能说明问题的例子:孙策去找袁术要回父亲的旧部时,袁术一开始各种推脱。但孙策硬是靠着自己的本事,用传国玉玺作抵押(这操作也是绝了),换回了父亲的兵马。你看看,这就是魄力!
横扫江东的秘诀
孙策能在短时间内打下江东地盘,靠的可不只是蛮力。我总结了几点关键因素:
1.
用人不疑
:特别信任周瑜、张昭这些人才
2.
军纪严明
:部队走到哪都不扰民
3.
战略灵活
:该打就打,该和就和
4.
民心所向
:对老百姓特别好
举个具体例子,打刘繇的时候,有个叫太史慈的猛将差点要了孙策的命。但后来孙策不仅没记仇,反而重用太史慈,这胸襟,难怪能成大事!
为啥说孙策是三国最可惜的人物?
说到这个话题就有点伤感了。孙策26岁就被刺客所杀,要是他能多活几年,三国的历史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。你想啊:
曹操当时还没统一北方
刘备还在四处流浪
东吴已经初具规模
以孙策的能力,完全有可能问鼎中原。不过历史没有如果,只能说天妒英才啊!
孙策给现代人的启示
虽然隔了一千多年,但孙策的故事对现在的我们依然很有启发:
第一,年轻不是问题
。孙策二十出头就干大事,说明年龄从来不是限制。
第二,团队很重要
。没有周瑜、张昭这些帮手,孙策一个人也成不了气候。
第三,性格决定命运
。孙策打仗喜欢身先士卒,最后也是因为这个习惯遇刺,可见优点有时候也会变成弱点。
我个人觉得,孙策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他的行动力。想到就做,绝不拖泥带水,这在现在这个时代尤其珍贵。多少人天天想着改变,却从来不行动?孙策要是也这样,哪来的江东基业?
最后说句实在话,读历史不是为了死记硬背,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。孙策的故事告诉我们:人生短暂,想做就去做,但也要懂得保护自己。毕竟,活着才能创造更多可能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