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"职场狠人"的标签就忍不住点进去,或者因为"恐星人"这个标签而对某个博主产生共鸣?这就是人物标签的魔力。对于想在新媒体领域发展的新手来说,掌握人物标签技巧可能比研究"如何快速涨粉"套路更重要。那到底什么是人物标签?该怎么给自己贴标签才不会显得假大空?
人物标签到底是什么鬼
简单来说,人物标签就是用几个关键词把你最突出的特点给浓缩出来。比如"健身狂魔+美食侦探"996程序员+猫奴晚期"组合拳式的标签特别容易让人记住。但要注意啊,标签不是随便乱贴的,得符合你真实的人设才行。见过太多人设翻车的案例了,明明是个宅男非要贴"达人"结果被粉丝扒出照片都是盗图的...
常见的人物标签类型
先说说最基础的分类吧:
-
职业类
:像什么"资深HR"、"四大审计师",适合专业人士打造个人品牌 -
兴趣类
:比如"服圈老司机"Switch收藏家"就很容易吸引同好 -
性格类
:"社交牛逼症患者"高敏感人群"这类标签特别容易引发共鸣 -
状态类
:"漂五年"、"漂95后"这种带地域属性的也很有记忆点
怎么选出适合自己的标签
这个问题估计是小白们最头疼的。我建议你可以拿张纸做三个清单:
1. 你客观上是什么(职业/身份/技能)
2. 你主观上喜欢什么(兴趣爱好/生活方式)
3. 别人经常怎么评价你(性格特点/处事风格)
然后把这三栏里的内容交叉组合,比如"(职业)+露营爱好者(兴趣)+细节控(性格)"立体的人设就出来了。记住啊,
标签贵精不贵多
,两到三个足够用了,堆砌太多反而让人记不住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三大坑
说到这个我可要好好吐槽下:
1.
盲目跟风
:看别人贴"杠青年"就跟着贴,结果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斜杠经历
2.
过度包装
:把"摄影培训"成"资深摄影师"这种最容易翻车
3.
一成不变
:三年前是"创业者"还是这个标签,完全不更新
标签到底该怎么用才有灵魂
光会选标签还不够,关键是怎么用。这里有个小技巧——
给标签加故事
。比如说"程序员"标签很普通对吧?但如果说"十年程序员|曾为省电写过自动关灯代码"马上就有画面感了?再比如"健身教练"常见,但"健身教练|专治各种不爱动"就带点个性了。
自问自答环节
Q:标签和人设到底是什么关系?
A:标签就像广告语,是人设的浓缩版。好比说"一哥"标签背后是李佳琦的美妆达人形象。
Q:为什么我贴了标签还是没人记住我?
A:可能犯了这两个错误:要么标签太泛(比如"美食爱好者"),要么标签之间没关联(比如"程序员+美妆博主+电竞选手"这种跨度太大的组合)。
Q:标签需要经常换吗?
A:核心标签最好不要频繁换,但可以定期微调。比如从"妈妈"到"妈妈"既保持连续性又有新鲜感。
说到最后,小编觉得啊,人物标签这东西就像衣服上的logo,太小了看不见,太大了又显得浮夸。最好的状态是让别人看到标签就能想起你这个人,但又不会觉得你在刻意卖人设。毕竟真实感才是现在最稀缺的东西,你们说是不是?